【研究报告内容摘要】
上周(2.17-2.21)股指高开,上证综指上涨 4.21%,收报 3039.6点,深证成指上涨 6.54%,收报 11629.点,中小板指上涨 6.54%,创业板指上涨 7.61%;行业板块方面,电子、国防军工、通信涨幅居前;主题概念方面,光刻胶指数、打板指数、oled指数涨幅居前;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 10430.亿,沪深两市成交额较前一周上升 44.54%,其中沪市上升 36.31%,深市上升 50.09%;风格上,中小盘股占有相对优势,其中上证 50上涨 2.52%,中证 500上涨 6.70%;汇率方面,美元兑人民币(cfets)收盘点位为 7.0386,涨幅为 0.85%;商品方面,ice wti 原油连续上涨 2.67%,comex黄金上涨 3.75%,南华铁矿石指数上涨 7.48%,dce 焦煤下跌 0.82%。
北 北 上资金持续净流入。截止 2020年 2月 21号,北上资金全年累计净流入 793.16亿,北上资金上周累计净流入 64.94亿。截止 2月 20号,融资余额为 10646.0亿,较前值上升 248.3亿。
全 全 a。 估值水平相对合理,创业板估值接近历史中位数。目前来看,全部 a 股 pe中位数为 35.19倍,位于历史后 29.89%分位,中小板、创业板 pe中位数为 36.31、52.36倍,位于历史后 40.85%、45.18%的分位,上证 50、沪深 300pe 中位数分别为 14.93、22.41倍,位于历史后 38.25%、43.27%的分位。
中央政治局 2月 月 21日召开会议,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工作,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。会议通稿中有几处值得重视的地方:
(1)虽然目前疫情得到初步控制,但会议指出“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,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”,随着节后大范围返程复工,疫情仍然有反复的风险。
(2)虽然疫情导致 2月份经济有较大增长压力,但会议仍然指出“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,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,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,完成“十三五”规划”,2020年完成经济总量翻倍的目标依然没有改变,2020年经济增速大概率落到 5%的区间,要实现这一目标逆周期调控力度只可能继续加大。
(3)逆周期调控政策中财政政策将扮演重要角色,会议指出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,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作用”,对于财政政策的提法更加积极,政策性金融政策手段包括 psl等工具都可能对基建、地产起到更重要的作用。
(4)货币政策提法同样更为“宽松”,会议指出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,缓解融资难融资贵”,意味着货币政策将从降低实际利率、打通信用渠道入手,扩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议上重点指出的行业包括“住宿餐饮、文体娱乐、交通运输、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”。
(5)产业政策中消费和投资都是政策发力重心,会议指出“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,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,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,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,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”,消费的提法放在了投资之前,而由于下游需求不足,制造业、基建、地产投资可能都面临较大压力。消费的重心行业包括汽车、家电、网络消费、餐饮旅游等领域,相关政策可能以降低利率、财政补贴、减税等方式进行。投资中房地产、基建投资受制于宏观杠杆率的压力,其政策态度可能仍然以托底方式进行,政策发力重心可能集中在上半年,待疫情基本稳定、居民消费稳定过后,下半年政策托底力度可能会边际降低。
(6)会议指出重点支持的领域包括“加大试剂、药品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,推动生物医药、医疗设备、5g网络、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”,制造业中医药医疗、5g、工业互联网作为重心行业进行支持,重点关注医药、5g 商用产业链以及机器替代人概念。
沪 沪 指、创业板指周线三连阳后将面临技术上的调整压力。上周沪指成功回补疫情后的跳空缺口,创业板创了 3年半以来的新高。2月以来市场强势的行情与实体经济悲观预期截然相反,主要原因有两点:其一,央行流动性的宽松给市场很好的预期,而同时由于 2月实体经济资金需求急剧减小,央行释放的宽松流动性在金融系统内流动。其二,市场赚钱效应良好,科技概念的基金大面积发售,市场热情程度、抢跑意愿明显释放,造成市场短期流动性迅速提升,成交量连续破万亿,整体市场成交量水平达到 2019年 4月高峰,达到 2014年牛市起点的水平,其中创业板日成交量则超过 2014-2015年牛市达到了历史高点。
展望后市,我们认为在流动性宽松环境的背景下,市场依然将保持较好的上行趋势,虽然短期技术上可能会有调整,但由于市场内生的惯性,调整幅度将有限,主线仍然是科技成长为主。
政策层面对于流动性的态度是市场走势的风向标 ,短期市场对流动性的乐观态度可能有所修复 。目前市场已经对流动性表现出足够的乐观,随着逆周期发力、企业大面积复工,实体经济对流动性需求在 2-3个月内可能会快速回升,如果央行继续配合了较大力度的流动性宽松的手段,随着社融的放量,银行、周期品可能将阶段性占优。但在经济重回正轨后,政策层面、央行可能会对流动性表现出更为审慎的态度,如果导致市场利率持续上行,则市场可能会有明显的修复,发生类似于 2019年 4月后的深度调整,后续要重点关注 ppi、7天逆回购利率、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走势。因此我们认为市场在对流动性表现的过于乐观后,将有一段时间开始修复这种乐观预期,重回震荡向上的慢牛格局。重点关注的行业包括:
(1)科技成长长远看还是逻辑更通顺,具体行业依然是围绕硬科技开展,包括从 5g 商用、自主可控、国产替代、新能源汽车产业,但是一定要挑选估值和业绩增长前景相匹配的企业。
(2)周期品我们认为可以给予更多关注,包括基建和房地产可能会发力的情况下,铜、水泥、相关化工品、工程机械的周期品要重点关注,特别是现在周期品中很多公司行业格局都很好,在政策有催化、需求可能会集中释放,低利率环境对低估值、大市值、业绩有提升的公司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。
(3)临近业绩披露季节,消费板块可以开始关注估值修复的逻辑,一季度线上消费、居家消费相关的行业值得重点关注,重点关注在科技成长超买后,部分优质消费品公司补涨的机会。
风险提示: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失控、开工率提升过慢、 人民币汇率风险、 海外 市场风险、 经济 大幅回 落风险 、中美谈判不及预期